第十五章 五丈原(4K)-《汉祚》
第(3/3)页
而演化至今,尚书令的权力得到进一步提升,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丞相。
当然,如果有外臣“录尚书事”或者“平尚书事”,这样尚书令就不得不受其制约。但是,即便如此,尚书令这一时期,依然可以称之为朝廷重臣。
从蜀汉历任尚书令的人选也能看出来。
蜀汉第一任尚书令是法正。
在法正担任尚书令的时候,此时的丞相诸葛武侯还只是军师将军,署左将军府事。
在此基础上,仅仅从官职地位上来看,法正无疑在诸葛亮之上,而法正当时的尚书令,已经相当于丞相,或者说是副丞相了,实为文臣第一人。
当然,刘备对法正和诸葛亮,实际上是有分工的,比如在汉中之战时,诸葛亮留守成都,负责处理后方的事务,既要运送粮草,也要处置地方的奏章。而就法正来说,虽然名义上拥有处理朝政的权力,实际还是以出谋划策,辅佐刘备作战为主。
第二任尚书令是刘巴,也是一时名士、蜀汉重臣,曾与法正、诸葛亮等共制《蜀科》。
第三任尚书令便是李平。
第四任是元老陈震,而自陈震以后,这四五年间便不再设尚书令,只设一尚书仆射由李福担任,而且因为权利尽归相府的关系,李福这个尚书仆射实际上一点权利都无。
转回眼下,李平如果真的重新出山担任尚书令,自不会成李福这样的泥塑木胎,对于蜀汉官场也绝对是一场超级大地震,关键是此间的时机又如此微妙,不得不让人心生遐想......
“那看来陛下真是有准备了已经。”右将军高翔叹息一声道。
其他人也跟想到了什么似的,面色肃然起来,便是刚才那位老将军也是看向帐外,一时惘然。
沉默了一会后却是各自无言,便是喝酒的兴致也无,只能相互之间草草告辞,各回大帐。
“咳,咳咳,今日之事,陛下处置的还是妥当的......”
刘禅轻轻将武侯扶倒在榻上,刚拿起旁边的的被子还没来得及盖上便听见一道伴随着咳嗽的声音。
刘禅顿了一下,却没着急回答,而是耐心的将被子盖好,又将那把轻飘飘的羽扇拿过来就放到武侯身边,方才平静道:“不过是被逼到绝境的一次反击,不得已死中求活而已。而既然是如此,什么妥当不妥当的压根就没想管,随着自己心意来便罢了。”
“暂且不说心意,只论结果还是有说法的。”舍内烛火之下,诸葛亮复又眯眼仔细看了眼刘禅,然后缓缓摇头。“陛下可曾怪我放任杨仪和魏延二人之事?”
“并不曾。”刘禅却是失笑道:“别人不知相父我哪里不知?杨仪魏延二人再跋扈无状,再行事无端也定是逃不了相父的掌心,至于荒唐……也不过是大变前的些许骚动而已,三国交战至今,还有什么是没见过的?”
“陛下,老臣可没有你想得那么神。”没成想,听到刘禅的话后,诸葛亮也跟着失笑道:“前段时间浑浑噩噩,糊里糊涂,眼睛一闭不知年月,只顾昏睡茶饭不想军政不思,活脱脱一死人矣,哪有什么掌心不掌心的。”
“相父劳苦功高,睡几觉是应该的。”刘禅只是平静道:“至于些许宵小,我自料理即可。”
“陛下此言豪气。”诸葛亮再度咳嗽了一声,方才艰难道:“且不说今日之事,老臣这一辈子便如前段时间的稀里糊涂一样,文也不成,武也不就。憾于上不能竟先帝之遗愿,下不能抚黎庶之苍生,还空伐其力,劳民伤财……日后史书必定记载某是一个……”
话还没说完便听刘禅几乎同时说道:“史书必定记载相父乃是我大汉擎天玉柱、乃是我中国英雄!此言论纵万世亦不能改!”
语调清晰,咬字清楚,待到言辞坠地,诸葛亮却愕然一时。
“这么说,老臣还是做了些事的?”言罢良久,其人低头略微思索,方才敛容再问。
“当然。”刘禅微微仰头,以一种不知道算是骄傲,还是什么样的姿态扬声以对:“相父之功自当禀于天心,立于当世,乃至于千秋万代,更朝易帜,改写史书,亦不可磨灭也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