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好消息-《我在年代文里边学习边吃瓜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云苓看着碗里香甜的红薯饭和桌上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,也很满意,“这样就很不错啦!”

    东北是没有经受过饥荒的,但也不代表他们每个人就都可以吃饱了,只是饿不死罢了。

    她也见过其他村里贫苦人家吃的饭,未脱麦麸的谷子磨碎做的黑面窝窝头,吃下去的第一口就感觉嗓子被狠狠划过,就是拉嗓子。

    她对自己拥有系统可以获得很多便利的生活而感到幸运,而这种幸运也被她合理奉献到了这个时代当中。

    比如上次那箱资料就被她夹带了不少从系统商城里买的私货,放进去之前还拜托系统把书籍做旧,作者年份什么的一一删掉。

    这里面的书包罗万象,涵盖军事、机械、医疗、物理、航天、电子、化工等各个行业的顶尖知识,就连国外最先进的技术都未必企及。

    她相信只要给国家足够的时间,以他们精英人才的智慧与刻苦,早晚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,至少将国家科研发展时间缩短二十年。

    云苓越想越开心,便道:“等周末咱们去国营饭店搓一顿,问问孙倩和郭寄云她俩去不去。”

    自从办了联谊会之后,新老知青的关系就更进一步了,周末还可以一起约着去县城采购物品。

    钱莉:“她俩可能没时间。最近红旗公社又派了开垦农田任务,虽然是自愿报名,但据说工分和补贴都很丰厚,所以老知青和村里人有不少都去了呢!”

    但钱莉可不打算去,她不缺钱和粮食,目前吃好喝好,就想躺在炕上暖和过冬。

    褚菘蓝问:“都快要冬天了,还能开地吗?”

    云苓看了看天色,回她:“现在还没下雪,估计就是要在下雪前干完,所以才多招人的吧。”

    有的知青家里有钱,但除了钱莉和云苓这种少有的独生子女,现在谁家里不是孩子一大堆?

    能接济也有限,尤其是这些来了六七年的老知青,有的都二十多岁了,家里不可能白白养着,所以还真有好几个老知青报名去参加开垦任务了。

    “那确实没几天了,能撑到下雪最多不过半个月。”褚菘蓝对天气尤为敏感。

    果然,十一月的第一场初雪落下,人们都回了家。

    东北的冬天是寂静的,田地被厚雪覆盖,大多生产活动都被严寒天气停止了,村里人在刚下雪那几天少有人出来遛弯,除了小孩子。

    冬天到了,小孩子无疑是最开心的。

    他们拖着家里大人做的简易雪橇,一个推着一个在冰面上打出溜滑。女孩子们温柔些,聚到一堆滚雪球堆雪人;男孩子糙一些,直接铺在雪堆里开始疯狂团雪打雪仗。

    然后,云苓的诊所就堆满了人。

    “云医生,你快来看看我家狗蛋,他额头被那群小兔崽子砸出个大包。”

    这位苏暖她大舅妈——冯巧是最宠爱自己孩子的,她嫁人将近二十年,一连生了三个男娃。

    最大的就是周成天,也是之前苏暖她娘偷拿家里钱要给他娶媳妇那位,后来钱没要到,自然彩礼也没给成,媳妇没了,二十岁大男人现在还在家里学他爹躺着不干活。

    老二是周成龙,是隔壁村著名的二流子,平时在村里闲逛,遇见漂亮的大姑娘就要调戏骚扰一番,前几天被他们村里一个女孩父亲狠狠揍了一顿,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养伤。

    冯巧最偏心的就是小儿子周成宝了,小名狗蛋,据说是冯巧生他的时候营养没跟上,从小一副活不长的瘦弱样,所以家里细粮都进了这小儿子嘴里。

    但云苓看这孩子胖乎乎的实沉,一点也不像窦章那先天不足的样子。

    不过她从来不多问,给孩子看了看伤口,拿了点药酒,让人回去抹一抹就好了。

    冯巧倒是老大不乐意了:“这肿了这么一个大包就给开点药酒抹抹?你这小姑娘会不会看病啊?”

    云苓见识过这种心疼孩子的人,也没跟她计较,只说:“没破皮没出血,包也不大,你没看这孩子连哭都没哭嘛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”

    冯巧白了她一眼,扭着腰出了门,临走还没给她关门,还是排在她后面的大嘴婶帮忙带了一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